網站介紹 | 每月大相 | 巴士路線更新 | 小巴路線更新 | 巴士路線指南 | 小巴路線指南 | 北區巴士傳奇 | 照片縱橫 | 關於網主 | 網主的話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輸入專線小巴「地點關鍵字」或「路線編號」

支持我們

請選擇捐款金額:



本網站QR Code,您可以使用流動裝置更快登入本站瀏覽
2024年3月份大相已經上載
(2024-03-04)


2024年2月份大相已經上載
(2024-02-09)


2024年1月份大相已經上載
(2024-01-01)


 
 


 
北區巴士傳奇2013

邊城故事 

[ 上一集 ]  [ 下一集 ]

第 5 集 - 邊城故事-打鼓嶺篇

主要講述路線 :
九巴 29 (1961-1973) / 79 (1973-1983) / 79K (1983-)
九巴 79A (1977-1981)
九巴 82 (1973-1977)
專線小巴 52K (1984-)
專線小巴 59K (1986-)

今集我們由沙頭角及鹿頸起一直西移,介紹邊境另一個主要區域──打鼓嶺的巴士服務。在此之前,筆者對打鼓嶺這個地區,倒有幾句話說。

打鼓嶺的由來
打鼓嶺,和上水、沙頭角及粉嶺以前合稱上粉沙打地區,範圍即是現在的北區。相傳清朝時,為爭奪深圳河一個叫箝口的地方,打鼓嶺居民曾多次和黃貝嶺張氏村民發生衝突。由於黃貝嶺村人多勢眾,打鼓嶺則人丁單薄,無法抵擋黃貝嶺村民的襲擊,於是在區內設一皮製大鼓,若遭受黃貝嶺村民來犯,便立刻奮力擊鼓通知區內民眾,拿起武器,群起抗敵。由於擊鼓衛約成了本區的一大特色,因此村名得名「打鼓嶺」。打鼓嶺近深圳河建有祠堂,紀念和黃貝嶺衝突死亡的村民。

打鼓嶺大部份地區也在禁區範圍之外,其中坪輋及坪洋為打鼓嶺兩大村落。其他村落包括打鼓嶺、上山雞乙、下山雞乙、竹園、沙嶺、新屋嶺、木湖等。而打鼓嶺一帶居民依靠坪輋路進出沙頭角公路,而和坪輋路成T型的蓮麻坑路更將打鼓嶺各村落連接。

早期打鼓嶺的巴士服務 (1961-1973)
打鼓嶺的巴士發展一向比北區其他鄉郊地區為遲。在二次大戰以前,打鼓嶺一直沒有道路進出,直至1958年2月,打鼓嶺地區幹道(包括坪輋路及蓮麻坑路)通車,打鼓嶺一帶村民才有正式的道路出入。

首條服務打鼓嶺的29號線於1961年8月5日起投入服務,往來上水至打鼓嶺,途經聯和墟及坪輋路。當時的服務時間為早上至晚上8:00,每隔35分鐘開出一班,其後延長服務時間至晚上10:30,一直至今。

雖然是鄉郊路線,但29號創下以下紀錄:

  • 29號線為當時九巴路線編號最大的路線,不過這個紀錄維持不足四個月,就被1962年1月1日開辦的30號線(九龍城碼頭←→調景嶺)打破。
  • 由開辦時的29號線至今日的79K號線,其主要行走路線的變動比起其他北區鄉郊路線為少。
  • 是北區第一條也是唯一一條,除了鄉郊的總站設於邊境禁區內,其餘車站及另一邊總站均在邊境禁區以外的路線,這項紀錄一直沒有改變。

29號線受六七暴動影響,曾經一度停駛四個月,但於同年10月19日恢復服務,受影響程度比沙頭角、鹿頸及文錦渡(下集將會介紹)為低。

七、八十年代的打鼓嶺巴士服務
在1973年7月16日九巴大幅度重組新界巴士路線,29號線在該項重組下被更改編號為79,並改經大埔公路粉嶺段,同年11月5日增闢82號線,也是往來上水至打鼓嶺,不過是取道馬會道、文錦渡路及蓮麻坑路往來。

不過,由於坪輋路一帶的人口比起蓮麻坑路為多,為善用資源,九巴便於1975年2月15日將82號線作出改動,改為聯和墟至文錦渡,不再服務打鼓嶺(此線於1977年3月1日起停止服務,詳情見下一集)。1977年3月1日北區鄉郊路線第二次重組,為加強鄉郊地區的巴士服務,九巴增闢79A號線,往來聯和墟至坪洋,坪洋總站設於坪輋路近坪源路交界,袛於平日早上至中午至黃昏服務,而79號線來回程改經馬會道,不經大埔公路粉嶺段。但79A號線的客量一直欠佳,終於在1981年6月29日取消,以79號線加密班次取代。

79號線於1983年7月16日配合九廣東鐵(現稱港鐵東鐵線)全面電氣化,改稱79K,自此便與今日的路線大同小異,至今成為打鼓嶺及坪輋路唯一的巴士路線。

小巴的崛起,巴士的末路?
79K途經的沙頭角公路及坪輋路,主要是鄉郊地區,通勤人口不多,而打鼓嶺更屬邊境禁區,一般市民不會前往。隨著鄉郊人口因經濟發展不斷減少,九巴因而沒有重視鄉郊的巴士服務,即使坪輋路因此行走79K的巴士一直都較殘舊,班次亦相當疏落,結果招來專線小巴的挑戰,便是1984年投入服務的專線小巴52K(粉嶺鐵路站←→坪輋昇平學校),以頻密班次及與79K重疊的路線,一直威脅79K。另外,往來坪輋至上水的紅色公共小巴,亦一直對79K的客量構成影響。

79K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主要以勝利二型 (G)服役,但該等巴士基本上已年事已高,班次相當疏落,假日班次更疏至30-60分鐘一班,引致乘客流失至紅綠小巴。踏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空調巴士日漸普及,加上雞車大量淘汰,79K終於在1997年7月13改為全空調服務,同時加密班次,以提升服務質素,往上水方向並繞經粉嶺火車站,期望由小巴手中搶回乘客,但班次仍然不及專線小巴,乘客亦難以預算候車時間,客量一直偏低。

即使途經北區兩個展覽文物熱點--雲泉仙館、龍躍頭文物徑,假日理應有不少市區居民慕名而至,但本線卻背道而馳,假日的班次比平日更疏落,令前往該熱點的市民多會乘搭小巴前往,九巴基本上已持放棄態度,九巴更於2003-04年路線發展計劃中建議取消本線,但被北區區議會強烈反對,認為會造成小巴壟斷沙頭角公路交通服務,因此計劃被逼擱置。當八達通巴士轉乘計劃大行其道時,79K面對專線小巴的競爭,九巴決定於2006年7月1日起提供轉乘北區多條特快線70X、270A、277X、278X、279X的轉乘優惠,以圖吸引市區往來坪輋路及打鼓嶺的轉乘客。因此,九巴是否真的放棄79K,至今仍未有定論。

現時79K的乘客主要是打鼓嶺村及簡頭圍村來往港鐵粉嶺站及馬會道一段的乘客,因為只有該處79K才有獨市生意。至於坪輋路(昇平村以南)一帶往來聯和墟及港鐵粉嶺站的乘客,不論老少,早已是專線小巴52K不貳之臣。至於坪輋路往來上水的乘客,則多數會乘搭紅色公共小巴,而打鼓嶺往來上水的乘客,卻多會乘坐行車時間較快的專線小巴59K(上水鐵路站←→蓮麻坑)。

禁區開放,是機遇,還是進一步沉淪?
2006年9月7日,保安局宣佈在2010年前將邊境禁區面積縮減至800公頃(2010年政府建議將禁區範圍再縮減至400公頃),打鼓嶺及蓮麻坑路一帶部份村落將不再列作禁區,市民屆時可以隨時進入打鼓嶺一帶,而不需申請邊境禁區通行證,最終於2016年1月4日,第三階段禁區縮減生效,打鼓嶺及蓮麻坑路大部份地區剔出邊境禁區,惟在蓮麻坑路近橫瀝至蓮麻坑村通道交界一段700米道路,因地理環境關係,仍屬邊境禁區。由於這樣的安排對蓮麻坑村村民十分不便(雖然蓮麻村已不再屬禁區範圍,但仍需邊境禁區通行證出入),同時因應蓮塘口岸工程及因應禁區開放後的交通流量增加,最終當局決定進行蓮麻坑路東段(坪輋路至蓮麻坑)擴闊工程及重新定線,屆時新路全段均在邊境禁區以外,蓮麻坑村民便可不需禁區紙直接出入。

以當年分析,由於79K只有打鼓嶺一帶才屬邊境禁區,該區以外的路段卻不受禁區影響。禁區開放,對79K的影響,將不及沙頭角及下一集會提及的文錦渡為大。79K本身卻受到班次疏落、坪輋路紅綠小巴的競爭、鄉郊人口不斷下降、及九巴對鄉郊路線的放棄態度影響,即使禁區開放,79K只會有短期的果效,長遠卻對專線小巴59K稍為有利。

新車降臨,翻身機遇?
79K一向是新界區典型長期於六、七十年代派出亞比安單層巴士應付的鄉郊路線,數十年來,都是採用舊款巴士行駛。由於受到及路窄環境關係,九巴多採用Victor VT17AL / EVK55CL型單層巴士行走。後來更改用「短牛」丹拿F型雙層巴士,並於80年代中以「雞車」利蘭勝利二型,直到1990年代大量利蘭勝利二型巴士退役為止,當1997年7月13日起為全空調服務後,初期多派三菱MK117(AM)單層空調巴士行走,中期改派丹尼士飛鏢(AA)單層空調巴士行走。

隨著三菱MK117(AM)及早期丹尼士飛鏢(AA)因年事已高而陸續退役,九巴不得不另覓新車行走79K,適時新一代大型單層巴士-斯堪尼亞Scania K230UB開始「落籍」九巴,九巴認為是合適的換車時機,因此79K於2010年5月24日起,引入2部原本為73K線掛牌車的12米斯堪尼亞Scania K230UB單層低地台空調巴士(ASC10/NX4335、ASC23/PB6753),取代兩部退役的丹尼士飛鏢(AA7/FN6870、AA9/FN7995),令79K首次有12米單層巴士作掛牌車;2010年11月23日再引入2部原為278K掛牌的斯堪尼亞Scania K230UB單層低地台空調巴士(ASB8/NV3632、ASB10/NV4082),取代兩部丹尼士飛鏢(AA21/FP2107、AA31/MT4228,前者因年事已高而退役)。

在今次「北區換車大行動」中,79K幾乎大部份原有掛牌車均被替換,能否因「低地台巴士」而吸引原本乘搭專線小巴的村民(大部份長者),還不得而知,但若果班次仍然疏落,相信79K的前途仍然相當黯淡。最終,2013年的區域性重組,79K改為以定點時間開出,期望可以讓乘客可較好預計時間登車。

外傳:打鼓嶺的過客──73K
除了79K以外,其實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另一條邊境路線73K亦曾經一度繞經打鼓嶺及坪輋路,但其原因卻是與中港跨境經濟活動有關。

一直以來,往來香港與深圳的陸路汽車口岸只有文錦渡一個,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中港交通需求大增,但文錦渡路卻只有兩線行車,在貨運高峰期,文錦渡路出現經常性塞車,大大影響73K路線的班次穩定性。因此九巴在1986年9月10日,將73K早上頭車至傍晚18:05期間的班次,改以循環線運作,由上水經馬會道南行、沙頭角公路、坪輋路及蓮麻坑路往文錦渡,回程經文錦渡路南行及馬會道返回上水及石湖墟。這項措施直至1987年6月21日起才取消。今日香港的過境汽車口岸已增至四個(文錦渡、沙頭角、皇岸及深圳灣),在跨境交通大幅改善下,類似因過境交通阻塞影響本地巴士服務的機會將大幅降低。

在今日的角度看,這樣的改動令沿線村民的行車時間大幅增加,相當擾民,不過在當年基建不足的情況下,為避免班次穩定性受到影響,只好如此作出改動了。

關於82線在文錦渡的角色,我們將於下一集作出分析。


下一集《邊城故事──文錦渡篇》,我們會看看北區早年唯一的陸路汽車口岸──文錦渡──的巴士路線發展。

文錦渡的巴士變動,可謂比起沙頭角、打鼓嶺為頻密,在戰後甚至有直達九龍市區的巴士路線,但今日卻只剩下一條73K支撐下去。原因為何?禁區縮減範圍,文錦渡的巴士服務能否從中得益?2010年在多條北區路線發生的「北區換車大行動」,對73K有什麼影響?

下一集我們會為各位揭開謎團。

[ 上一集 ]  [ 下一集 ]

 
 
〔 聯絡我們 〕 Eric Lo 工作室 © 1996-2024。本網站以共享創意署名-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共享 3.0 香港 授權條款釋出。